用我们的双手共筑生命的长城——传播急救知识,共建和谐校园

作者: 时间:2011-11-08 点击数:

20111026校医院结合学生处二0一一年辅导员技能培训活动举办了第一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校党委常委黎志强副书记、学生处和校医院有关领导、学校部分辅导员及学生干部参加了培训。

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李自力主任为师生传授了“急救常识、急救技术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有关知识,进行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操作演示,并在模拟人体上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演练,校医院内外科的两位主任协助进行了互动操作演练。

急救专家用生动的实例结合理论加操作演示的方法,为学子们现场讲解了灾害现场避险逃生的方法及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和突发气管异物的急救方法(海姆利克氏急救法),还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及注意事项,与学子们进行了操作,

随着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享受到物质文明的丰盛和人生的多彩的同时,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和突然发病而导致死亡或残疾的发生率却在不断上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传统的急救观念总是把生的希望寄托于医务人员或120急救而导致施救延迟、错失了抢救的黄金时刻。如果人们在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前,能够应用一些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进行处理,就会为抢救生命和减少后遗症赢得极为宝贵的时间。

但是,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整体状况来看,国人急救意识淡薄、急救知识知晓率极低、现场急救处理技能缺乏,导致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发生。在我国接受过现场急救培训的人数尚不足全国人口的1%。,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已达33%

大学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大学生正处于激情迸发,年轻好动的阶段,经常会做出一些有风险的活动或运动,从学校医院多年接诊的情况来看学生中各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件如创伤骨折、烫伤、晕厥、心脏骤停等时有发生。由于对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普遍缺乏,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处理,导致许多伤者和患病者得不到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通过培训师生们深切的感到急救知识是人生必备的知识,学好、运用好急救知识,当发生伤害和灾害时能够准确的运用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而且将是自我精神的一次升华!

校医院致力于校园、社区卫生保健科学知识和理念的传播,今年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健康卫士”培训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急救专业培训活动,首先在辅导员老师和大学生群体中培训出急救骨干力量,进而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救护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师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降低意外伤害的损失和发生率,从而起到“传播急救知识,共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Copyright© 2019 yiyuan.lu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院地址:兰州市兰工坪南街186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