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组织“肺结核防治讲座及应急演练”

作者: 时间:2025-03-28 点击数:

2025325日,正值第30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全面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广大师生对肺结核的认知水平与应急能力,兰州理工大学医院联合校团委、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七里河区疾控中心、七里河区卫生健康宣教中心,在彭家坪校区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专题讲座及应急演练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专家张蕾蕾主任医师进行授课指导,七里河区健康宣教中心主任赵文娟也应邀出席。校医院杨明俊院长全程主持此次活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支部书记代莎老师组织学生代表及志愿者积极参与了此次健康讲座活动,共同构建“群防群控”的校园健康屏障。

张蕾蕾主任以《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为主题,从专业角度讲解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她指出,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教室、宿舍等密闭场所感染风险更高。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两周、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同学们应高度警惕。

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手段,张主任强调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并指出规范、全程治疗是防止结核耐药和复发的关键步骤。同时,她呼吁师生增强防控意识,做到早识别、早报告、早就医。

在校医院公共卫生科王璐瑶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学习了结核病例的应急处置流程,通过高互动性的应急演练,师生模拟了校园内发现结核疑似病例后的快速反应动作。应急演练包括:可疑症状识别、信息报告、学生隔离、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公共场所环境消毒等五大环节,详尽展示了高校肺结核发生时,学生的行动标准。后勤、辅导员、公共卫生科、医护等多部门分工明确、协同高效,全面展现了学校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活动重点向广大学生传达了以下关键知识点:

识别症状:警惕长期咳嗽、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信号;

就医流程: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前往校医院检查,专科检查需要转诊至兰州市肺科医院;

上报渠道:确诊或疑似应及时报告学院辅导员与校医院公共卫生科;

筛查配合:密接人员需接受结核PPD试验、胸片检查并配合晨检;

防控行为:不共用餐具、不随地吐痰、保持通风、科学佩戴口罩;

环境管理:宿舍、教室每日开窗通风,公共区域定期消毒;

心理支持与隐私保护:学校不公开患者信息,尊重患者隐私;校团委可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人文关怀;校医院保障学生健康,与辅导员协同配合,为患病学生提供休复学支持。

2025年,校医院将持续推进健康科普进校园行动计划,依托微信兰州理工大学医院公众号、医院官网、健康讲堂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并完善校园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疾病防控业务专业内容有人管、有人教、有人防,切实守护师生身体健康与校园公共安全。





Copyright© 2019 yiyuan.lu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院地址:兰州市兰工坪南街186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