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 时间:2011-09-23 点击数:

  我国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结核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名列第二位。肺结核是慢性病,治疗时间长,要治愈必须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由于患者对肺结核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差,导致耐药率高,传染给他人机会多。
       1、正确对待疾病,解除心理压力。 结核病是常见病,人人都有感染和发病的可能,一旦确诊为结核病,大多数人会产生诸多的心理压力:一是怕不能治愈,二是怕具有传染性而受到冷遇或歧视,特别是年轻人怕影响恋爱找对象而产生悲观心理。这是不必要的,应正确面对,积极治疗,隐瞒病情只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2、做好自身的隔离,以防传染给他人,或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查到结核杆菌) , 是传播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当您咳嗽, 打喷嚏或高声谈笑时, 含结核菌的飞沫从呼吸道直接排出, 被健康人吸入后既形成结核病感染,这是结核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您在咳嗽, 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口罩作掩护, 以免播散细菌, 传染他人。外出有痰时可吐在纸上烧掉, 以切断传播途径。
      3、坚持服用抗痨药。结核病治疗时间长, 即使短程化疗, 也需要6 个月的时间。患者不能因自觉症状消失, 或因药物副作用明显而中断疗程, 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疗程不够, 结核菌就不可能被全部杀灭。还容易使原来对药物敏感的结核菌产生耐药,使本来可以在规定疗程内一次治愈的初治患者,变成必须再次治疗的复治患者或难治性患者, 从而加重个人的精神、经济负担。所以应严格按照医生所开的治疗方案坚持不间断的服药。
       4、定期到医院复查。复查的目的不仅是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如何,而且是要看看服用抗痨药后是否出现了副作用。抗结核药物, 除对结核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外, 对人体的肝、肾、胃肠道、听力、视力、皮肤、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有的副作用患者可以感觉到, 有的则需要经过特定的检查才能发现。这些都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并可因患者的体质、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表现出轻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果出现此类副作用,也应到医院与你的主管医生联系,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5、生活饮食问题。在急性期及慢性活动阶段应特别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预防受凉,防止劳累。结核患者用过的杯、碗、筷可煮沸消毒,结核患者盖过的被褥要经常拿到日光下暴晒。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保障充足的营养非常重要。饮食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如牛奶、瘦肉、鱼、鸡蛋、豆腐等。还应多食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戒烟酒等。这样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增进机体的修复能力,使病灶早期愈合,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6、性生活、婚姻、妊娠问题。 对于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性生活时避免接吻,这样很容易将结核菌传给对方。肺结核急性期或慢性活动阶段,暂不宜结婚,避免新婚后性生活不易节制,加重病情或复发。患结核病期间,由于妊娠可以使结核病恶化。应尽量避免妊娠,待结核病治愈后再妊娠。


Copyright© 2019 yiyuan.lu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院地址:兰州市兰工坪南街186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