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作为学校的一个附属服务部门,一个重要窗口单位,主要功能是承担全校几万名师生员工和家属以及社会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健康教育、健康体检、传染病预防与防控、医疗保险、计划生育等全方位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多年来,校医院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院职工,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始终牢记“治病救人,服务育人”的宗旨,以校医院文化建设为突破,以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行业主旋律,通过转作风、强素质、提水平、美环境,激发全院干部职工敬业做事的热情,将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学校医疗卫生工作,为师生健康和学校稳定默默地奉献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奋进
——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校医院多来将此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是通过不断开展提高医疗质量,创建“平安校医院”为主题的各类提升医疗质量的培训、讲座、比赛、竞赛、演练等活动,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应措施和服务流程,解决医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此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加强检查与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包括病历书写、处方使用、合理的检查用药、服务流程和临床路径以及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三是加强和坚持院领导查房制度,及时解决好临床医疗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不良的服务行为及时批评纠正;四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从服务理念更新、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等入手,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改进等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护理纠纷。
——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多年来,学校和校医院自身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建设的投入,购置必要的体检设备和医疗设施,逐步改造和改善医疗环境。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拥有美国GE彩色B超、东软500mA数字X光机及富士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12导联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血球仪及尿液分析仪、动态心电、血压监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耳鼻喉综合治疗台、妇科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等医疗设备以及麻醉、手术器械设备。具有较完善和健全的健康体检、医疗保障、卫生保健等服务能力。
——公共卫生服务有效开展。多年来,学校的公共卫生工作始终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未雨绸缪。不管是面对抗击“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是应对“H1N1甲流”、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等各种突发的急性的流行性传染病;不管是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还是学生和教职工医疗保险;不管是学生意外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还是为学校各类活动提供医疗保障等,都随时奔赴岗位积极努力工作。展示了理工大校医院人的风彩。全院职工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知难而上,形成了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为有效地保证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立下了功劳。
——预防保健工作稳步推进。防保健工作作为校医院重要工作之一,每年为两万余学生和千余名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将体检筛查发现的异常情况通知受检者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予以处理。同时,开发软件将全校教职工的健康信息集中输入计算机建档。体检过程中推出为受检教职工提供早餐、开设健康咨询热线、专家义诊咨询门诊、发放体检结论、防治建议等新举措,得到了教职工的普遍认可。多年来,积极开展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调查管理研究;开展“校园健康卫士”急救知识培训和现场演练、“走基层,送健康,践行群众路线”医疗服务、“关注老年健康,预防老年疾病”医疗咨询等各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志愿活动,指导师生、离退休教职工、乡镇干部和城乡群众关注健康防病治病。通过预防保健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和增强了人们关注健康和重视健康的意识。
——行风建设不断取得成效。校医院党政深刻领会做好医疗卫生工作的时代意义,在工作中,结合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力提倡和开展以“三好一满意,创优质服务,展文明形象”、“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团结合作,互助友善,和谐进步,奋发有为”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业作风建设。以评先评优评典型带动一般,激励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打造医疗服务优质品牌。
——医院文化建设作用不断发挥。校医院把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凝心聚力,推动工作的抓手,围绕建设学习型、务实性和服务性校医院做文章,从扭观念、转作风、强素质、提水平抓起,不断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方式,改善就医环境,使校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等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创先争优”和“标准化、示范性和标兵党支部创建”活动开展,很抓一、三、五工作的落实,即:树立为患者、为师生员工、为群众服务的宗旨;突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一个党员一面旗的作用;努力实现五大目标工作的落实,各项工作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梦想
校医院作为学校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的服务部门,要立足高校校医院的特点,在国家新医改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抓住机遇,顺应形势,转变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特色,既做好公共卫生,也搞好基本医疗,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在保障师生群众健康,维护学校校园稳定,强化公共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